家園的大門修得氣派堂皇,內部亦是寬廣宏大,有老式建築,也有擴建的現代大棚,劃分幾個區,商鋪歸商鋪,商攤有商攤的地方,書籍類的一區,玉器瓷器等屬歸於一區。
秋季不冷不熱,最是一年中適合出行、設攤的佳季,尤其適合露天攤或地攤,因而園內攤位位無空缺,處處高棚滿座。
商鋪一般是精品,真貨比較多,價錢也高,地攤貨最雜而繁,價格低些,也最考驗人的運氣或眼色。
樂小同學不是那種腰纏萬貫的富翁,壓根就沒準備去看展品或者精品區,直奔大棚的雜散商攤,考慮到老爺子和兩俊哥太顯眼,怕商販坐地起價,她不讓仨人同行。
騰老爺子和兩青年因土豪外相被小丫頭嫌棄,無語的落在後麵幾步,假裝他們跟小姑娘不是一夥的。
園內遊客、玩家、閑著來瞅熱鬧的人都有,還有外國友人,男女老少,濟濟一堂,偌大的市場人頭攢攢,你來我往,繁華熱鬧。
外國友人即有白皮膚的也有黑皮膚的,有男士也有女士,有穿長袖穿運動裝的,也有短褲裝的,有講英語的,也有法語和各種外語的,這講漢語,那有人講鳥語,配合一些什瓷呀、香水呀等等的細微味道,真的是“鳥語花香”。
用一句形容市場就是:魚龍混雜。
水渾好摸魚,人多不會招眼,對於跟菜市場一樣的舊貨古玩市場,樂小同學倍感中意,這樣最好啊,哪怕淘走什,一旦紮進人流,很難被找到人。
攤位如此多,她隻能以排查之方式來篩選,站到一角,啟開眼睛功能,先粗略的掃描一片小區域,看哪有冒帶靈氣或金色光澤或有特殊光暈的,記下來大致地方,再去尋找。
第一次掃描了一大片地方,掃到幾個地方有帶特別光輝的顏色,慢慢挪過去,欣賞一陣沒有出手,有靈氣白光的是些木製家具,個頭太大,靈氣光暈也太淡。
第二次,是些殘舊貨中的瓷器,都是大件;第三個地方是些鍋碗瓢盆,太次,看不上,第四個地方的東西光澤太淡,淡得可憐;
第五第六第七,不是看到的東西光太弱就是東西太大太破舊,不值得出手,就那一路走越過。
騰老爺子邊走邊觀賞,倒入手好幾樣小東西,他入手的東西價錢也不太高,都在幾百到千之間,最貴的是一個煙鬥,花了二千大洋。
樂同學不停的走,有時到這邊攤位瞅瞅,有時跑相對的另一邊的攤位看看,走完一條攤位長道,以五十塊的低價淘到三塊老墨錠,入手一把角梳;
第二條攤位,第三條攤位,第四條攤位,轉眼逛完一個大棚,轉而逛第二排大棚,當逛完第二個大棚,共入手好幾件零散舊貨,一隻碗,一隻小瓷瓶,一隻圓筒,一把銅鏡,還有些並不知是幹什用的小玩意兒。
逛完兩個大棚,因頻頻使用眼睛特異功能,樂韻眼睛幹澀,有微微刺痛感,不敢再過度用眼,跑到一角坐等落在後麵的騰老爺子和兩隻粘人精。
騰老爺子見小姑娘溜到大棚外露天場地的一根美化場地的樹下坐了,他粗略的欣賞完幾個攤位,溜去找小姑娘,劈頭就問:“小姑娘,有沒找到合眼緣的?”
“你看看這個入不入得你老法眼。”樂韻把抱在懷的一隻袋子放到地麵,文房四寶多如牛毛,合眼緣的鳳毛麟角。
柳少和燕少也坐下,他們成了騰老保鏢,沒法自由行動,心酸哪。
聽說淘到一件,騰老爺子眼霍然大亮,興奮的抱過袋子,小心的打開,有一隻硯台,一支擱筆的筆山,硯台呈綠色,因沒有潤養,顏色很暗淡;筆山是暗紅色。
老人家捧著硯台觸摸,翻來翻去看,看得特別的仔細,特別的投入,那聚精會神的表情也特別的嚴肅。
“老爺子,我跟你說,不管合不合眼緣,反正我是不會再去淘了,琳琅滿目的東西太多,閃瞎了我的鈦合金狗眼,我決定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