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174.第174章 外公來了(2 / 5)  魔眼小神醫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看到月餅,又真真實實的意識到他想刻意忘記的中秋節代表團圓的現實。

  今天是中秋節啊!

  不管願不願意麵對,它每年總是如期而至,讓人逃無可逃,去年中秋他在哪?去年在太姥姥家陪太姥姥和舅公們一起過節,今年本該回外公家,可是,他不想回那去……不想……

  沉默一陣,燕行拿起手機打電話給外公,就算不願意回去,電話總是要打的。

  燕家

  燕鳴坐在自己書房,對著一幅已略呈褪色的全家福久久無語,那幅全家福是一對中老年夫妻,一個女青年和一個年幼的孩子。

  燕姓在京城也是土生土長的姓氏之一,一支燕氏於春秋時期就落戶於現在的京城這片土地,從此生根發芽,繁衍生息。

  燕鳴父輩們不算大富大貴,也不算是貧苦之家,論起來大概算是富農階級,燕鳴生於共和國建國之前戰亂年代,因家尚能過得去,從小進學堂讀書,也算是那一代的有識青年。

  作為有識之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從軍,因國家建設需要,分別在公社、水利部、群工部、民兵後衛部等數個部門任職,後派往鐵道部,並在鐵道部任職至退休為止,退任之時榮耀止於技術中校級別。

  燕鳴,身高一米八八,年青時高大英武,又是知識分子,頗有美男子之風,如今已過古稀之年,兩鬢斑白,飽經風霜的臉上也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此刻,身穿唐裝短袖排扣式襯裝老人,安安靜靜的坐在書桌前,盯著麵前的全家福,安靜的像一尊雕像。

  書房等同於一間小臥室,寬敞明亮,兩麵擺滿書架,臨窗的長形木製書桌樸質厚實,可以兩兩對坐,偏頭就能望向窗外。

  窗簾半掩,光透過半遮的紗窗照進書房,照亮了一室,書桌空蕩蕩的僅僅隻放著一幅全家福相框,相框的四人即是燕家一家三代四人,中年夫妻即是燕鳴與原配賀子瓊,青年則是兩人唯一的愛女燕飛霞,燕飛霞懷抱二歲幼子。

  時光不為誰停留,相機將時光定格,讓相片人的年齡定格在了那段美好歲月,那時節,中年夫妻男的沉穩幹練,女士端莊溫婉,他們的女兒年青秀麗的臉上盡是慈愛的母親光輝,那個孩子笑得天真無邪。

  坐在桌前的燕鳴,雙手疊放在書桌上,盯著全家福陷入回憶,那時節,他有愛妻愛女小外孫,有最美滿的家庭,然而兩年後,愛女病逝,他和愛妻接回外孫撫養以慰失女之痛,誰想不到三年,愛妻也拋下他和還少不更事的幼孫撒手西歸。

  後來,他又找了個老伴湊合著溫暖殘生,卻不想有繼妻之後,他的外孫也與他不再親密,賀家遵從他愛妻的遺願,將賀家小重外孫送去封閉似學校寄讀,從小學到高中入軍校再入部隊,在外時多在家日少。

  縱使那些年他和小孫子離多聚少,至少孩子每年逢年過節都會回來,可這幾年,不知究竟從哪時起,他唯一的小外孫竟然連節假日也鮮少回來了,即使每次回來也來去匆匆。

  究竟是什時候,孩子與他生分了?

  看著唯一記錄曾經幸福時光的全家福,燕鳴心頭苦澀,不再精爍的雙眼滿是悲色,幸福總是那短暫,妻女都走了,獨留他一個人孤苦佇仃的守著這個家,逢年過節,期待著孫子早早結婚重子,延續香火,可他盼白了頭發,盼來的不是子孫滿堂,而是孩子回家次數越來越少的事實。

  “嘟-”

  安靜的隻能聽見呼吸的地方響起手機震屏之音,那輕微的震響好似驚擾了時光,碎了一室的淡淡傷色。

  沉浸在苦澀味的燕鳴,視線從相框那移到書桌抽屜,拉開抽屜,看到躺在一本記事本上的手機,亮著的屏幕來電顯示“小龍寶”閃入眼簾。

  他驚喜得眼神亮了亮,抓起手機接聽,聽到了讓他想念的好聽的嗓音——“外公,中秋快樂!”

&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