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盡。”暢老歡笑:“他們打架由他們打,咱們隨意走走。”
老人家不介意自己欣賞他們家的藥林,樂韻繼續溜彎兒:“老人家,您們後山有竹蓀,每年能采到多少?有沒試過種銀盤蘑菇,雲芝之類的蘑菇。”
“竹蓀是自然生長的,以前每年能采個二三十斤幹貨,現在每年大概就能采五六斤左右的幹品。三四十年前還能找到點竹燕窩,大概空氣不好,近十年來再沒有發現過竹燕窩,其他蘑菇也有拿母菌試種,沒成功,後來就由著它了,長什吃什。”
“不長蘑菇就挖冬筍,竹子開花采竹米,是不是這樣?”
“哈,小姑娘果然深諳靠山吃山的生活之道。”
“我是野人啊,從小就在山田滾爬,基本的常識都不懂,哪有臉混。”
小姑娘熱愛山林,暢老帶她去看自己精心養護的幾片藥材,要從山頭往下走,到麵朝東的一個凹盆處,闊葉針葉和竹林交織的林間種數畦藥,林間有座小竹棚。
縱使是人工野種的藥材,也等於是野生,有石斛、靈芝、花甲茯苓等,也有毒藥斷腸花、烏頭等。
從成畦成畦的藥材間土埂路走一圈,暢老陪小姑娘去竹棚坐,將提的籃子放石板桌麵,捧出一物打開,一隻小小的盒子躺著株幹植物,葉子類似馬齒莧的形狀,側對生,說它是草又像藤,很短,隻有不到兩厘米。
“小姑娘,請幫認認這株是什植物。”將自己保管的收獲品拿出來,暢老滿懷期待的虛心求教。
幹植物沒有什明顯的味道,樂韻瞄了兩眼,驚奇不已:“這玩意兒您老是不是從西伯利亞那邊得來的?”
“噫,小姑娘怎知道它的出處?”暢老目光大亮,小姑娘看一眼就知植物來處,知識之廣舉世少有。
“這種植物在其他地方早已滅絕,隻看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有沒有留有種子,如果那有種子,因氣候變暖有可能再次萌芽,它脾氣很大的,長在那就那,離開原地超過五必死。”
暢老激切的問:“小姑娘,它叫什名字?”
“龍珠蜈蚣。”樂韻說出一個很普通的名字:“這個植物和上樹蜈蚣是一個先祖,都是變種,這一種變異後能長在水或者海,長岸上也能活,隻是比較脆弱些。現在這樣是幼生期就死了的模樣,長十年以上頭上會長出一顆果子,要十年或更久的時間才能成熟,葉片櫛次生,密密麻麻的極像蜈蚣的腳,能長百餘米長,成長百年左右就會停止再長,是藥,也是毒,不建議研究。”
“為什不宜研究?我見它時,有隻動物受傷,吃了它的一點葉子很快就好了,覺得應該是樣很好的療傷藥,費盡心思想帶回來種植,在路上就蔫了,救不活,製成幹草保存,因為找不到資料,留了幾十年。”暢老滿心歡喜的心情瞬間被冷水淋了了個透心,他還以為療傷聖藥,結果小姑娘建議不要研究,他的心力豈不是白費了。
“療傷效果很好,但是,”樂韻歎口氣:“我說過它的脾氣很大,不僅是離開原生地必死,還有另一個要命的缺點,它很霸道的,用它製成療傷藥,那,用過之後再用其他藥根本不會再起作用,必須要用含有它成分的藥才管用,您老想啊,這玩意兒說不定就這一棵,能製多少藥?用光了,您老再到哪找第二棵來製藥。
作毒藥的話,道理相當,用它製毒藥效果也極好,可解藥也必須用它,要不然就得用跟它同時代的另外一些解毒的藥材,誰能保證尋找得到古生代留下的古老植物啊。”
“我的心血啊,這就是石板上栽蔥-白忙一場。”暢老一張老臉拉成苦瓜臉,又是心痛又是惋惜,這好的藥材是雞肋,心好痛。
心太痛,默默的將隻能看不能利用起來的植物給合上蓋子塞竹籃子,另外再摸出一隻用手帕包著的小瓶子:“小姑娘,好事做到頭,再幫辯識這種是什毒。”
拿開手帕,圓肚白瓷瓶,個頭有雞蛋那大,瓶口塞著瓶塞,樂韻拿過瓶子,拔開蓋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