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送自己的茶葉給李資望衝一杯茶,給自己衝一杯,坐下:“聖武山派你來,是不是想來查我有沒私自攜帶聖武山財物離山?”
藥茶的香氣騰騰,李資望有些怔然:“沒有,太師叔祖知道師伯並沒帶走聖武山之物,是擔心您身無他物在中南山難以安心修煉,派弟子來尋找您在何處落腳,助您修建洞府。”
“東方道長有心了,聖武山的好意我心領,以後,你們不必再來,我有我樂師弟的小孫女供養,衣食無憂,”哪怕聽到提及東方師叔祖,俞琿亦心無波瀾,唯有提及那個小丫頭,他的心才溫軟。
東方師叔祖若真關心他,對他師父和他這一支子弟有一絲情分,那夜他去金頂宮求見就不會視而不見,任由他在殿外枯坐。
那一日,他確實堅定了離山之心,但,在去金頂宮之前對宗門還有不舍,當師叔祖明知他求見也視作不知,選擇繼續維護吳長風那一支時,他對宗門的最後一絲不舍也斷了。
他不欠聖武山的,踏出那座山門那一刻,他便是無門無派的自由身,以後也與聖武山再無瓜葛。
從師伯嘴聽到師伯坦誠是樂家姑娘奉養的消息,李資望再次無限惆悵,在山下打探消息時就聽說有人出資給俞師伯建修煉洞府,還聽說有人經常幫某位來中南山修煉的道長送物資,他猜著可能是樂家姑娘,猜測歸猜測,這一刻得到證實,令他亦不知該說什。
他還能說什?
樂家姑娘在年前即知俞師伯離山到中南山,生怕俞師伯在天寒地凍的地方難以過冬,當時請人找人送物資,隨之又不惜巨資幫建洞府,那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在俞師伯最需要的時候,聖武山並沒有誰出現,如今俞師伯洞府修成,他才出現,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
“師伯,在您離山的當天,樂家姑娘有打電話問您,她後來有沒來過這?”李資望都不知道說什,憋了半晌才憋出一個話題。
俞琿明白小丫頭的好,淺淺的笑:“小丫頭3月初來這,請人將建房子的材料運上山,懸崖那邊的觀景台和那條路也是小家夥和宣家吉家小青年修建的。
昨天小丫頭和燕家小子又給我送來一批物資,還有用新摘的明前茶配製的藥茶,你喝的茶就是了,小家夥回京有事要辦,今早下山去了,她們走的是東北方向的路,可能跟你錯過了。”
俞師伯稱樂家姑娘為小丫頭,李資望默然,終是什也沒說,留下自己帶來的物品,落荒而逃。
俞琿不想收聖武山的物資,李資望跑了,扔掉可惜,幹脆將物資分送給附近的修士們。
俞道長縱是新入山苦修的修士,有人給他送物資,他是修士當中最富的人之一,而他為富則仁,經常送物資給附近的修士,尤其是冬季修士們物資缺乏,他出手大方,給修士們雪中送炭,年後又因他的關係,附近的修士們收到不少物資,當他再次贈送修士們物資,大家都快不好意思了。
介因俞道長是與世無爭的修士,重要的是品性溫性,脾氣好,人好,剛入中南山隱居便建立起極好的人緣,此後在附近一帶頗有美名。
李資望從俞師伯的洞府下山,天色已晚,沒有動車回E北,他在秦省首府的車站將就一晚,第二天才乘車返程,回到拾市片刻不停的趕回聖武山。
返回宗門,也沒回自己的住處,趕在晚膳前抵達金頂宮麵見太師叔祖和師伯祖師爺,也成功在宮殿的正殿見到宗門長輩。
及時已遊客早下山,沒有閑雜人員,李資望行禮在團蒲上坐下,回稟中南山之行的經過。
“樂家姑娘供養俞琿?”東方慎喃喃自語,語氣有幾分驚疑,樂家姑娘睚眥必報,她對聖武山明顯有敵意,卻仍願供養俞琿必是祖上之因,也可見樂鴻對當年之事何等在意,因此對曾為他據理力爭的同門恩情牢記於心不忘囑咐後輩回報。
龍雁和柳長鶴關注的則是另一個重點:“你說樂家姑娘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