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短命鬼的三個姑娘也一個不落的被抓進局子喝茶,他那混社會的女婿也全進去了,而且,還有小道消息說王舉的姑娘和女婿得罪了大人物,想翻身比烏龜王八想翻身還困難。
鄉街居民與王舉同村的村民聽聞那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很多人喜不自禁,暗中放鞭炮慶祝。
也自王家小短命鬼沒了,王舉那三個做雞當三的賤貨進了局子,村鄉的店鋪主人們走路都帶風,也硬氣了,王舉老短命鬼再來光顧,要買東西先付錢,想賒帳,沒門!
鄉銜上店鋪做生意的女人們平日沒事就湊一起搓搓麻將,說說八卦,看到王舉家的小賤貨回來了,哪會再像往日那般好言相向。
女人們口說了幾句,沒曾想王家小賤貨還囂張的想打人,在閑話的女人們頓時就樂了,她們忍氣吞聲多年,還沒找王家人算帳,王小賤貨還敢逞凶?
“不要臉的小賤貨還敢耍威風,給臉不要臉!”
“呸,敢在老娘麵前稱姑奶奶,老娘教教你怎做人。”
“你個有娘生沒爹教的小賤貨,在外麵做雞還敢在老娘麵前誇海口說代我家祖宗教育老娘,回你娘肚子吃三年奶再來。”
“……”
在搓麻將的,在閑話的,不管在幹什的,女人們跳起來就衝到街邊,一個略胖的女人故意送上去給王翠鳳拍了一下,然後就嗷“你打人啊”。
女人一嗷,眾人一擁而上,或抓或拽或扯的拉扯住王翠鳳,扇嘴巴的,薅頭發的,掐胳膊擰肉的……
女人們打架,薅頭發是必備技能,六七個女人發揮自己專長,薅住王小賤貨的頭發,拳打腳踢,教小賤人怎做人。
“豔玲/杏芳你個爛貨竟敢打我……”王翠鳳還沒教育到別人,先被教育了,指名道姓的亂罵,一邊罵人一邊胡亂抓人。
其他商鋪的店主或是閑人,路人甲乙丙聽到喧嘩,紛紛跑去看發啥事,人一下子就圍攏成一小堆,還挺熱鬧的。
大夥兒最初以為是店主老板們之間有什小矛盾,發生口角之爭演變成了約架,覺得鄰之間抬不見低頭見什的,圍上去想勸勸架,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熱心的打個電話通知派出所什的。
而當圍觀的人聽說被老板娘們教育的是某村王龍生的三姐,聽聞過某村王龍生惡名的人,立馬就歇了真正勸架的心思,更別說打什電話通知派出所來調節了。
某村的王龍生和他老婆老子都不是好鳥,王家的孫子孫女也不是什好貨,小孩子在學校成天的欺負同鄉鎮同村的孩子,住街上的人,哪家沒被王舉那一家子禍害過?
如今,王龍生張老虎遭報應了,應了牆倒眾人推的古話,都恨不得去踩幾腳以出口惡氣,沒誰想當爛好人幫王老鬼女兒說話。
不想真勸架的熱心吃瓜群眾,假裝勸架,這個說“哎呀,都是熟人,意思意思教育一下就行了”,那個說“王舉家老少們都是吃屎長大的,那一家子不懂事,別跟那貨一般見識,免得氣壞自己。”
得,這哪是勸架,分明是讓人想起王舉家所做的那些不是人幹出來的事,不是火上澆油。
有七嘴八舌勸架的,還有拉架的,拉架的當然是拉偏架,拉幾下,順便也順勢賞王翠鳳幾個鳳爪撓,或者掐幾下,出出惡氣。
“拉”架的拉了半天,勸架的勸了半晌,“費”了好大勁兒總算將老板娘們給拉開,將王小賤貨給收拾一頓的女人們也心滿意足,站到一邊休息,嘴還不停的罵。
認不清情勢的王翠鳳,以一對多,寡不敵眾,被人教育得老慘了,一頭昨天才特意去做過發型的頭發被薅掉不少,變成亂糟糟的雞窩頭。
臉被扇了十幾巴掌,眼睛也挨砸了幾下,臉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那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是臉還被抓出好多道道,嘴角也被抓破,剛穿了一次的秋裝的花邊領子也被扯散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