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深深的看了儒士一眼,淡淡道:“孔明兄,好久不見!”
眾所周知,諸葛孔明是後漢三國時代最負盛名的高人,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實現了三分天下的戰略。
諸葛孔明晚年屢次北伐,對抗司馬懿,後病死在軍中,成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典範。
諸葛亮名號響徹天下,“孔明”二字與諸葛相伴,也成了“聰明睿智”的代名詞。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漢末其實還有一個叫孔明的人。
這人無論才學都不遜色諸葛孔明,輩分更是遠遠超過諸葛孔明,和司馬徽等大儒平齊,他就是胡昭胡孔明。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漢末著名的賢士高人,若沒有他的話,諸葛孔明或許真的就要逆天了!
胡昭早年避亂冀州,袁紹幾次請他出山,他都婉言謝絕,後來曹操做了丞相,聽說胡昭有經天緯地之才,就邀請他來輔佐自己。
胡孔明也去見了曹操,但他並沒有答應輔佐曹操,而是再次請求不要在勉強自己。
曹操也很大度,說:“人各有誌,不必強求。”便放過了這個孔明。
但是曹操沒有想到,就是這位被他放過的胡孔明,卻影響了他的江山社稷!
史書記載: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胡)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
司馬懿早年沒做官的時候,有一個叫周生的人想要殺死他,就是胡昭千方百計阻撓周生,最終導致殺司馬懿的計劃破產
胡昭的行為讓司馬懿躲過一劫,這位“司馬塚虎”成年以後,對抗諸葛孔明,把前一個孔明活活拖死,後又篡奪了曹魏大權。
司馬懿成事以後,懷念胡昭的救命之恩,遂對這位大恩人“公車特徵。”
所以若是沒有胡昭救司馬懿,司馬懿可能早就起了,說他這個孔明坑死了另一個孔明也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