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340章:黃河大決戰(1 / 2)  三國之巔峰召喚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第340章:黃河大決戰

何進領著30萬漢軍,信心滿滿的迅速進駐小平津。

在何進看來,以黃巾不到5萬的兵力,又怎可能是他30萬大軍的對手,更何況還是正麵交鋒。

隻不過上天卻跟何進,也跟大漢開了個玩笑,讓何進碰到了項羽,這個他永遠也不可能戰勝的對手。

一開始對項羽主動求戰的舉動,何進也是抱有懷疑的。

畢竟項羽方處於劣勢,這個時候主動出戰,未免太過於奇怪。

不過戰機當前,就這放棄,未免太過於可惜,況且漢軍人數是項羽軍的六倍還多。

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

帶著這一想法,何進果斷兵出小平津,前來與項羽決戰。

雙方一交戰,就打極其激烈,尤其是鬥將環節更是精彩絕倫。

武將方麵,項羽軍有項梁、方傑、王伯當、劉黑闥、王仁則、劉宗敏、管亥、周倉、褚飛燕等將領,當然還包括項羽自己。

而漢軍的陣容也不遜色多少,有樊噲、周勃、顏良、文醜、夏侯、夏侯淵、曹仁、曹洪等。

這次打的是驚天動地,二十多位將領生死搏殺,其精彩程度毫不遜色於虎牢關一戰。

項羽並沒有一開始就參與鬥將,所以黃巾初期處於劣勢。

在數員將領戰死之後,項羽終於出戰,並且力挽狂瀾。

迅速斬殺數員漢將後,項羽就遭到樊噲夏侯夏侯淵顏良文醜五人的聯手圍攻。

不過五人拚盡全力,也隻能跟項羽戰成平手,若不是夏侯和顏文還有合擊技能的緣故,可能還會被項羽反殺。

何進見勢不妙,於是指揮大軍壓上,雙方直接進行決戰。

漢軍並不是沒有能人,何進雖放權讓手下任意施展,可到底不是主帥,所以在指揮上存在瑕疵。

而項羽的軍團指揮能力卻顯現了出來。

基礎統帥95(未達巔峰)的項羽,在技能破軍的增幅下,達到了驚人99。

統帥99的項羽,指揮著不到5萬軍隊,竟硬生生擋住了30萬大軍,這份戰術指揮能力,當世也沒幾人能與與之相比了。

後有曹操獻計,由劉紀(劉邦)公孫瓚在正麵狙擊,袁紹和孫堅左右兩方夾擊,何進采用終於首次擊敗了項羽。

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不過項羽雖接連戰敗,但卻是敗而不亂,領軍邊戰邊退往黃河邊逃去了。

在一連串的大勝下,何進變得驕縱自大起來,也不再小心謹慎了。

另一邊項羽在一連串大敗之下,步兵損失殆盡,唯剩下3萬騎兵列陣於黃河南岸,決心背水一戰。

何進隻覺得這是項羽在垂死掙紮,模仿淮陰侯背水一戰,這在何進看來無疑是可笑的。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淮陰侯韓信率一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附屬國趙國。

趙王和大將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準備迎戰。

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

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麵死守不戰,派兵繞到後麵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

陳餘不聽,並說:“韓信隻有幾千人,千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後,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的地方紮下營來。

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麵漢軍旗幟,從小道迂回到趙軍大營的後方埋伏。

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衝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

其餘漢軍吃了些簡單幹糧後,馬上向井陘口進發。

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撓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後,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

陳餘率輕騎精銳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

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

陳餘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

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