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長安亂(中)
王允見董太後如此迫切的想要立劉協為帝,下意識就認為這是董太後疼愛孫兒做出的個人之舉,而朝臣中和他想到一塊去的肯定也不止一人。
董太後見朝臣們隻是議論卻無人反對,以為大臣們都默認了劉協繼位的事實,當即大喜道:“既然如此,新帝大典也必須要盡快舉行才是……”
“是啊,新帝大典必須盡快舉行,可是繼位者卻不是他劉協。”
何進帶著十常侍走進皇宮大殿,冷冷的看著上麵的董太後,沉聲道:“而是皇子辨。”
董太後氣得站起身來,指著何進怒喝道:“何進你膽敢不尊先帝遺詔?”
何進冷冷的盯著董太後並沒有說話,而何皇後卻不緊不慢的從其背後走出,一臉從容的說道:
“母後,本宮知道你疼愛協兒,可你也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篡改先帝的臨終遺詔啊,先帝遺詔中要傳位的明明辯兒。”
董太後徹底被激怒,當中咆哮道:“賤人,你說什?誰篡改遺詔?你再說一遍?”
何皇後也不動怒,幽幽道:“母後,不知您手上的詔書,可有先帝的璽印啊?”
董太後頓時色變,來回翻看之後,最終反問道:“你手上難道有嗎?”
“也沒有,不過先帝下達口諭的時候,十位常侍大人可都是在場的哦。”
見何後衝自己使眼色,張讓連忙站出,沉聲道:“傳陛下口諭,由皇子辨繼承大統,不得有誤。”
群臣一聽全都順勢叩拜,呼喊道:“謹遵先帝聖諭。”
董太後見此一幕,當即被氣得都沒站穩,顫抖的指著何進等人,咬牙切齒道:“你,你們,這是矯詔,矯詔。”
如今大勢已定,何進見此淡淡道:“王司徒,我大漢可有後宮不得幹政這一條律例?”
王允站出,淡淡道:“回稟大將軍,確有這一條。”
“那董太後篡改先帝遺詔算不算幹政?”
這何止是幹政,要是換了一個人,那就是誅九族的大罪,不過王允當然不敢這說。
“雖是幹政行為,但太後身份尊貴,故可免除罪罰。”
王允也是老油條,這話說的誰也不得罪。
何進見算計落空,隻得無奈道:“還不快扶太後回宮?”
何進的話中之意,其實也就是要囚禁董太後,眾臣見何進連太後都不放在眼,心中也不由為之一凜。
“放開,本宮自己會走。”
見董太後反應激烈,何進當即揮手,示意侍衛不得動粗。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過於逼迫一介老婦人,這對何進的名聲也不好。
董太後走到何進身邊時,死死盯著何進,冷冷道:“何進,你個逆賊,本宮不會放過你的。”
撂下一句狠話後,董太後直接扭頭離去,而何進對此自然也絲毫不在意。
董太後一走,劉辨登基的唯一阻礙也就消失了,剩下的自然就是登基了。
由於董卓沉兵邊界,司州漢中意圖不明,劉辨的登基大典也辦的極為簡陋。
典禮結束後,何進開始躊躇該招何人進京,畢竟僅靠他確實不是董卓的對手,最終他擬定兩個名額,丁原和皇甫嵩。
張讓見此進言道:“大將軍為何不招駙馬秦昊,和晉侯秦溫進京呢?他們都是大漢忠臣,定會助大將軍擊退董卓的。”
何進搖搖頭,冷笑道:“秦家父子要是進京,這長安可就不知道是誰說的算了。”
張讓見此不由一呆,不明白何進對如此忌憚秦家,畢竟現在當務之急是讓董卓退兵啊。
“大將軍可獨招駙馬秦昊進京,當務之急應先解決董卓這個禍患……”
張讓還沒說完,就被何進不耐煩的打斷。
“張常侍莫不是秦家的說客?”
在何進冷冷的注視下,張讓最終還是閉嘴了。
他怎也沒想到,何進對秦家的忌憚,竟然還在董卓之上。
何進寧願置近在咫尺的董卓不顧,都不願放秦家父子進京,這種行為簡直愚蠢之極。
而沒有何進的允許,秦溫秦昊無詔自然進不了關中,秦昊的一番謀劃也付諸東流了。
對此,張讓也沒有什好辦法,畢竟他已經引起了何進的不快,要是在勸說的話恐怕會起反效果。
南陽,宛城。
得知何進不但寧願舍近求遠,招丁原和皇甫嵩進京,而且竟然能還加派了武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