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對此雖極度不滿,可是卻沒有絲毫的辦法,誰讓他是袁家一手扶持起來的呢?袁家給了他一切,卻也同樣可以收回來。
“劉秀可以脫離董卓,我也一定可以脫離袁術。”
趙匡胤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暗道:“不,現在還不到時候,我的底蘊還太淺薄了,還需要繼續積累才是,否則必定會和劉秀一樣被諸侯孤立。”
在袁術的催促下,趙匡胤深吸一口氣後站出,沉聲道:“我覺得按兵力多寡來選盟主有些不妥,秦侯的官位畢竟隻是一個太守,而且他實在是太過於年輕了,在下認為盟主應該讓德高望重之人來擔任。”
見諸侯中有人在點頭,趙匡胤當即趁熱打鐵,繼續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本初公乃是州牧之身,而且攻黃巾,伐逆明,誅項羽,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乃是盟主的最佳人選。”
“說的對,秦侯確實太年輕了,豈能事實都麵麵俱到?本初公德才兼備,確實是盟主的最佳人選。”
部分諸侯符合起來,而袁紹聞言詫異的看了趙匡胤一眼,沒想到這個跟弟弟跟親近的妹夫竟然會來捧自己。
袁術的臉色則變得更加的陰沉,他也想要自己當盟主,可沒想到趙匡胤捧的是袁紹而不是自己。
趙匡胤見到袁術的表情,就知道情況有些不妙了,心中也不由更加的鬱悶。
就你自己的情況,能不能當上盟主,心難道沒有點逼數嗎?
分歧一旦產生之後,就不是三兩句話能解決的了,分成兩派的眾諸侯們誰都說服不了,不得已之下還是用了最後一招,投票。
曹操、孫堅、劉虞、陶謙、孔融、公孫瓚、劉秀、秦檢等,共計20路諸侯及代表,都將票投給了秦昊。
張士誠、陳友諒、宋江、趙匡胤等14路諸侯將票投給了袁紹,而袁遺、孔兩路諸侯則將票投給了袁術占2票。
三十六路諸侯中,秦昊20票,袁紹14票,袁術2票。
袁紹和袁術兩人的票數,加起來都沒有秦昊的票數多,秦昊以絕對優勢被選舉為三十六路聯軍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