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是理論紛紛,不過除了關西之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一片聲討。
董卓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他所做的任何事,哪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一樣會備受爭議。
可真正令世人震驚還在後麵,誰也沒想到董卓稱王後不久,竟然還分封了其他諸侯為王。
最先被董卓分封的,則是五大一字王和三大郡王,分別是:晉王秦溫、蜀王劉焉、淮王劉繇、燕王劉和、巴王劉季、平原王劉備、襄陽王劉秀、北平王劉徹。
這八大王爵之中,除了秦溫一人是外姓之外,其餘七人都是漢室宗親,這無疑是將秦溫推到了風尖浪口,除此之外還暗暗算計了一把劉徹和劉秀。
董卓在明知劉徹繼承劉虞位置的情況下,卻偏偏封劉虞之子劉和為一字燕王,卻封劉徹為郡王,這明顯是想挑撥幽州軍的內鬥。
就連背叛過自己的劉秀,董卓都冰釋前嫌的封其為襄陽王,不過這同樣也是不安好心,畢竟襄陽在秦昊的手中,董卓此舉顯然是在鼓動秦昊征討劉秀。
至於其他非劉姓的諸侯,董卓所封的卻並非王爵,而是和王爵平齊的公爵,顯然他也知道一步登天難以讓人信服的道理。
而董卓所封的一眾國,則公分別是:秦公秦昊、趙公袁紹、豫公袁術、魏公曹操、吳公孫堅、魯公陶謙、韓公韓馥、遼公公孫瓚、齊公黃巢、鄭公王世充、衛公李密、梁公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