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1249章:收明之策(1 / 2)  三國之巔峰召喚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第1249章:收明之策

冉閔、宇文成都等五將,一起前去探查神秘將領的身份,但在秦昊的幹預下最終無功而返,此事也在秦晉聯軍之中掀起了不小波瀾。

秦軍將領認為,主公如此維護這位神秘人,甚至不惜責罰五位大將,顯然是想要拉攏這位猛人,不久的將來秦軍將多添一員大將。

晉軍諸將和秦軍將領的想法差不多,隻是心中卻不免埋怨都督王猛,為何不提前將這個神秘的猛人收歸晉軍,如此將來秦晉合璧之後晉係的不至於被秦係超越太多。

秦晉兩軍雖都是秦昊父子所創建,但所代表的卻是兩撥不同人的利益,有秦昊和秦溫在上麵鎮著,表麵上兩軍之間雖親如兄弟,但暗地卻也子啊不斷的較勁。

關於這點秦昊也早就發現了,但派係之爭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的,他能做的隻有盡快將秦晉合璧,如此才能避免兩係利益分歧繼續擴大。

不同於秦晉兩軍將領的胡思亂想,帶著明軍前來助戰的龍且得知後,心中是又嫉妒又無奈,當然更多的還是沉重。

在尚未領軍和秦軍聯合之前,龍且認為秦晉的實力雖強,但大明的力量同樣不弱,若是三山的力量整合起來,並不會比秦晉合一之後弱。

可當親自接觸和觀摩過秦軍,以及以及抵達河套後,又參觀過晉軍之後,龍且再也不敢這想了。

且不論老牌的鐵軍晉軍,就說新組建的秦軍,其訓練之刻苦、裝備之精良、鎧甲之堅固、橫刀之鋒利……簡直看的龍且心驚膽戰。

秦軍組建的時間或許不長,但卻擁有一大票,勇猛、並且善於練兵的將領,全軍綜合素質之高,並不比晉軍主力差多少,

若再加上安些連龍且都沒見過的新式裝備,秦軍的整體戰力甚至可能淩駕於晉軍之上。

隻是軍隊強大還不足以令龍且如此震驚,更令他感到敬畏的是,秦軍統帥和將領的素質之高,絕對都是當世頂尖的水準。

龍且就算不願意,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老對手薛仁貴的實力已經超越了他。

可就算是薛仁貴,在秦軍之中也隻是第二梯隊,前麵還有李存孝、薑鬆、冉閔、宇文成都等將穩壓他一頭。

和薛仁貴同處於一個梯隊的,則有裴元慶、雄闊海、趙雲、黃忠等將。

龍且自問以他的武勇,在大明可以排進前三,比他強的隻有羅士信和朱天蓬,可在秦軍之中卻連第一梯隊都排不進去,這也讓龍且感到深深的挫敗。

秦將之勇,數量之眾,已冠絕天下。

若將天下猛將分為十分,秦昊已得其五,簡直不給其他諸侯留活路啊。

除了猛將之外,秦軍的統帥也同樣層出不窮,前有‘不敗戰神’白啟獨挑大梁,後又薛仁貴、嶽飛、蘇定方日漸成熟,更有周瑜、薛仁貴、檀道濟等新星扶搖直上。

不同於秦軍的人才鼎盛,明軍卻是人才凋零。

大明軍政兩界的頂梁柱,都是黃巾時代存活下來的老人,許久未出現可擋一麵的新人,頗有些日暮西山的趨勢。

一想到這些,就讓龍且憂心忡忡,大明和秦晉之間的差距,不僅是整體實力上的差距,還有高層人才之間的差距。

別看如今秦明兩軍,正處於親密的合作狀態,但龍且知道這隻是暫時的。

秦昊不會因為大明曾幫過他,就停下對外擴張的腳步,而當驅逐元蒙之後,兩家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到時,秦和明一旦開戰的話,麵對秦軍無數的名將和名帥,以及武裝到牙齒的精銳大軍,大明又該拿什來抵抗?

一個壺關可遠遠不夠!

見識過秦軍的軍備,以及將領陣容後,龍且已經絲毫不懷疑,秦昊最終能否戰勝元蒙了,他真正擔心的是驅逐元蒙之後,麵對威勢更強的秦軍,大明又將何去何從?

龍且雖為大明的未來額感到擔憂,卻也不會在這種危機關頭給秦昊搞破壞。

首先,他的手中隻有一萬輕騎,這種百萬級別的大戰,他能參與進來就不錯,根本無力給秦軍拖後腿。

其次,秦與明之爭,更像自家兄弟之間打架,而元蒙卻是外來的強盜。

自家兄弟之間,無論爭的再狠,可當強盜上門來,也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寧願便宜了自家人,也絕不能便宜外人。

這就是龍且心中所想,非常簡單的道理,但大部分諸侯卻不明白,甚至巴不得看著漢人兄弟,倒在異族的鐵蹄下。

當然,北疆諸侯在麵對異族入侵時,還是都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