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在步騎中的占比也同樣重要。
經過商議後,秦昊決定在四十萬步兵中,武裝和訓練出十萬弓弩手,在二十萬騎兵中,也同樣武裝和訓練出十萬弩騎兵。
這樣安排的話,未來秦軍將有二十萬的各式弩兵,而秦軍目前的強弩總數也不過十萬,強弩缺口達到了將近一半,不潛心發展而來幾年用來打造軍械,是不可能將這大的缺口給徹底補上的。
至於四十萬步兵的安排反倒簡單了,無非就是訓練、換裝等等。
六十萬大軍可不是一個小數字,不可能都集中在一起整訓,而對於六十萬大軍的分布,秦昊最終做出的決定是:
荊州十萬
司州十五萬
並州二十萬
河套十五萬
秦軍這番布置還是很合理的。
未來很長時間秦軍都不會向南擴充,所以這次分配荊州占到的兵力最少。
並州擁有九個郡之地,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又是征戰冀州的橋頭堡,所以直接占到全軍總數的三分之一。
司州和河套則中規中矩。
並州和河套兩地又比較適合訓練騎兵,所以秦昊將全部二十萬騎兵都放在了這兩地訓練,待騎兵練成之後在抽調到其他地區去換防。
秦昊在洛陽的這番大動作,自然瞞不過各地諸侯的。
當得住秦昊隻是裁軍,以及調任官員之後,各地諸侯全都鬆了口氣。
七八十多秦軍的這個恐怖數字,壓得所有諸侯都喘不過氣,他們雖都知道秦昊早晚會裁軍,畢竟戰時的養兵結構任誰也堅持不了多久,可那一天畢竟還沒有到來。
如今秦昊終於進行裁軍了,這下天下各地的諸侯,尤其是跟秦昊是鄰居的那幾路,也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