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如魚得水一般,迅速得到了全體國民的認同,並成為了東瀛的國教。
這次東瀛佛家代表,是東瀛佛門領袖,鑒真。
沒錯,就是那個先後六次東渡神州,弘傳佛法,促進了兩國哦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的鑒真。
知道東瀛派出的高僧是鑒真後,本來秦昊準備派白馬寺主持普淨出戰,但是普淨卻拒絕了,因為鑒真抵達洛陽後,第一個就找上了普淨與其論佛,而那一論普淨顯然是落下下風。
普淨沒有把握擊敗鑒真,所以主動請辭,並向秦昊推薦了玄奘。
普淨若不提玄奘,秦昊都快把他給忘了,這一提自然是想起來了。
當得知氣門被破,功力全失的玄奘,如今已恢複到了宗師修為,但卻也依舊謹守當初許下的諾言,整日吃齋念佛,一步也不踏出白馬寺,秦昊心中也敬佩不已,當即決定讓玄奘作為代表迎戰鑒真。
論佛法,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所以在玄奘和鑒真論佛的同時,其他的比鬥也一同開啟,而他們兩人這一論就是一整天。
上午的五場文鬥,除了論佛尚在進行之外,另外所比的四場,大漢又勝三了場,東瀛則隻贏一場比插花。
下午的最後五場武鬥更是精彩萬分,尤其是淵虹劍蓋聶與東瀛劍聖佐佐木小次郎的一戰,堪稱是三十場比鬥中最為精彩的一戰。
其他的比鬥,要不就是碾壓,要不就是東瀛選手水平不夠,總之比起來的情況並不精彩,但是蓋聶與佐佐木小次郎的一戰不一樣。
蓋聶和小次郎都是宗師後期的修為,劍術境界也差不多,兩人的實力相當,所以戰鬥起來自然要精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