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袁紹兄弟的脾氣很像,都是那種知錯改錯但不認錯的性格。
官渡之戰,袁紹不停田豐的話,輸了之後反而殺了田豐。
袁術其實也差不多,丟了豫州之後,他也對廉頗起了殺心,趙匡胤也趁此推波助瀾,向借袁術之手除掉廉頗這個大敵,可卻被閻象所阻止。
在閻象的勸說下,袁術認識到了他的處境,若是沒有廉頗的話,他連江淮都守不住,也唯有依靠廉頗,他才有可能重新奪回豫州,於是袁術知錯改錯並認錯,對廉頗也是更為重視和器重。
趙匡胤沒有出兵幹涉,反而坐看朱元璋攻略江淮。
袁術見趙匡胤沒有出兵,心中也頓時鬆了一口氣,當即令廉頗領全國之兵前去抵禦來犯的徐世績。
就這樣,在江淮戰場上,徐世績與廉頗又對上了。
與此同時,兗州戰場上,曹操也抓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
李自成帶著泰屬於他的山明軍,在兗州跟曹操僵持了近三年,前期雖占盡優勢,甚至都逼得曹操以人肉充當軍糧,但他的心性終究還是比不上曹操堅韌。
見四方勢力都漸漸趨於穩定,朱元璋統一徐州後又在謀劃江淮,唯有自己在兗州這邊不溫不火,李自成心中不禁出現急躁之情。
急躁之下的李自成,想要擊敗曹操,盡快統一兗州,於是就兵行險著,結果謀劃不成,反被曹操識破,並借此設下了埋伏。
曹操帶著麾下所有的精兵強將,與李自成進行了一場決戰,不但一舉擊潰了李自成的主力,就連李自成也被夏侯淵一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