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2913章:大發戰爭財,建業攻防戰(2 / 3)  三國之巔峰召喚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第三,甚至可能是第二強國,但依舊麵臨著亡國的風險,而懸在頭頂的這柄利劍就是大秦。

「中原水戰將領都不是周瑜的對手,東海海戰八萬五竟打不贏周瑜三萬五,所以明國使者除了購俘之外,還提出了向我國借將的請求。」

言罷,劉秀看向下方眾謀士,沉聲道:「本王雖願借將給明國,但我軍之中的水戰將領,未必就有比周瑜強的人啊。」

不得不說,劉秀太清醒了。

潘陽湖水戰,楚國雖然嬴了,但劉秀卻並未因此就膨脹的認為楚國水軍比吳國強,因為這一戰贏的水分太大了,沒有司馬懿絕不可能嬴。

可反觀東海海戰,周瑜三五萬打八萬五都打贏了,屬實是沒有任何的水分。

哪怕是劉秀也不得不承認,楚國也沒有比周瑜更優秀的水將,哪怕是他親自領軍,也未必能打出周瑜這樣的戰績。

朱棣認為南方有媲美周瑜的水將,這點並沒有錯,隻是楚國顯然沒有,能媲美周瑜的水將都在吳國,比如:孫武和伍子胥。

可就算吳國英傑輩出,人才質量比楚國高很多,還不是被劉秀打的快要亡國了嘛。

可見君主的重要性要遠高於臣子,而吳國比之楚國也隻差在君主不是劉秀而已。

「主公,話是這說沒錯,但哪怕是為了今後聯合的話語權,該借也還是要借的。」

龐統站出進言道,顯然身為鳳雛的他也看出了滅吳不難,難的是如何在中原大戰結束前滅吳。…。。

龐統此言一出,當即得到了廖立、蒯良、蒯越、桓溫等眾謀士的一致認同。

劉秀考慮再三後,最終決定派郭威柴榮父子,代表楚國,前去聯合水軍之中助戰。

劉秀心中的最佳人選其實是司馬懿,對方無論是領兵還是謀略都是當世一流,但奈何他的潛伏任務還未結束。

反正東海海戰之後,大秦水軍也同樣元氣大傷,短時間不可能再卷土重來,以郭威柴榮父子的能力,讓他們先頂頂也不算糊弄。

潘陽湖水戰,吳國五萬水軍中兩萬四戰死,其餘兩萬六千則都被楚軍俘虜。

兩萬六千名戰俘雖不算多,但要是用錢糧來買的話,僅靠明國一國顯然是買不起的,畢竟明國也在擴軍,錢糧的消耗量極大,不可能都用來購買戰俘。

龐統跟姚廣孝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賣一萬五千戰俘給明國,剩下的一萬一,八千賣宋國,三千賣魏國,這才將全部戰俘賣幹淨。

得知戰俘交易的收益後,哪怕是劉秀也被嚇了一跳。

在搶了一波阮越,以及暹羅等國後,楚國雖不缺錢糧,但這玩意顯然是越多越好,沒人會嫌少,哪怕用不掉可以儲存起來。

跟魏宋明三國的交易後,楚軍的後勤壓力也會大大降低,今後再也不怕缺糧了。

在了解到這其中的巨大利益後,劉秀眼中也不由閃過一抹精光,他感覺將這種戰俘買賣可以

第2913章:大發戰爭財,建業攻防戰.

一直做下去呀。

雖說楚國所俘虜的吳國水軍都已經賣出去,但隨著滅吳進程的加速,楚軍肯定會俘虜更多的吳軍戰俘。

要知道孫策孫權兩家的兵力,可是有著足足三十萬呢,就算其中一半戰死,也能誕生十五萬戰俘啊。

隨著中原大戰的進程,魏宋明三國的兵源缺口隻會越來越大,而那時楚國與魏宋明三國之間的交易,很可能就不會僅限於水軍戰俘了,連步兵俘虜也是可以賣的。

畢竟對於三國聯盟來說,與其招募新兵,花費眾多資重新訓練,還不如直接買戰俘進行整編,畢竟吳軍戰俘肯定比新兵要強的多。

一念至此,劉秀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現在他總明白嬴昊為何要開辟海上航路了,因為發戰爭財的來錢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大秦就是靠著販賣軍械,給南洋以及天竺等國,大發戰爭財,賺取了巨額的利益,所以發展速度才會這快。

海上軍械貿易這塊大蛋糕,楚國暫時是吃不上了,但趁著中原大戰期間,他完全可以開辟一條新賽道,利用戰俘交易來大發戰爭財,從而彎道超車來提高楚國的綜合國力。

想到這時,劉秀就再也按耐不住了,連忙下令道:「傳令全軍,立即向建業進軍。」

與此同時,建業,吳王宮內,孫策及其一眾下屬齊聚一堂,但氣氛卻是極為的沉悶。…。。

任誰也沒有想到,無敵的孫武大都督,這次不但敗了,而且還敗的這慘,五萬水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