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大宋之最強紈筆下文學()”查找最新章節!
自那日高浩出關,已經過了十日。
這十日,高浩似乎渾然忘記了統帥大軍在外這個事情,每次就隻是帶著丁鵬和葉孤城等人,在幽州刺史府中,不知道忙於何事,對於大軍接下來的行程,卻是絲毫不提。
更為可笑的是,高浩居然大開城門,凡是願意離開幽州城的百姓,一律放行。
不過三五日,這幽州城,除了大宋的十萬大軍之外,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而幽州城外,契丹的軍隊,卻開始慢慢集結,十日間,已經聚集了契丹三個部族,兵馬近四十萬人。
而城外統帥這三個部族的將領,便是如今契丹有著智囊之稱的耶律洪基。
隻是,這耶律洪基雖然四十萬大軍在手,可似乎也根本不願意與玄甲騎正麵對決,在幽州城外,挖掘了無數道深坑。
這深坑,分明是防備玄甲騎!
哪怕玄甲騎防護力冠絕天下,這五步一溝,十步一渠,卻是真正做到了讓玄甲騎寸步難行。
耶律洪基這分明是拿定主意,要將高浩和十萬宋軍困死在幽州城!
不得不說,耶律洪基這一招,狠辣到了極點!
而最明顯感受到耶律洪基這一招的,便是李邦彥。
自葫蘆口一役,李邦彥便跟隨高浩大軍,做了這十萬大軍的督糧官。
雖然被高浩奪走了元帥之印,這李邦彥卻心中半點怨氣也沒有。
李邦彥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這個高浩看上去雖然一幅吊兒郎當的樣子,可翻手間,就讓三萬契丹鐵甲騎灰飛煙滅,這份手腕和算計,絕對不是尋常人物有的手段。
想到曾經開封城那些關於高浩紈的留言,李邦彥真想親手撕爛這些人的嘴,不知道謠言可以害死人?
這高浩,那是什紈,分明是一個要人命的閻王。
隻是,縱然對高浩無比畏懼,這李邦彥糧草官卻是做的盡職盡責,李邦彥心清楚,能否在高浩心中留下好印象,可就看最近自己的表現了。
不過,現在擺在李邦彥麵前最大的問題,卻是這幽州城,沒糧了!
大宋十萬大軍每日糧草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幽州,又本來就不是什糧食產區,十萬大軍每日的人吃馬嚼,瞬間這幽州的糧倉便空的可以餓死老鼠了。
李邦彥自負滿腹詩書,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總不能空手變出糧食,迫於無奈之下,李邦彥卻是硬著頭皮,進了刺史府。
慵懶坐在太師椅上的高浩,看見李邦彥卻是頭也沒抬,渾不在意的說道,“本衙內聽王安說,你找我?”
李邦彥臉上浮現一絲苦笑,“衙內,這幽州城,可沒糧了。”
“還有幾天?”高浩眉毛微微上揚,看似隨意的問道。
李邦彥想了想,“最多三日,三日之後,我們就不得不減少供給,十日之後,大軍將斷糧了。”
“還有三天。”高浩摸了摸眉毛,朝著李邦彥說道,“本衙內知道了,繼續按需撥下去就好。”
“衙內......”李邦彥還想開口再說,可看見高浩已經閉上眼睛,卻是忍住嘴邊的話,“衙內,小的告退!”
“衙內,方才這李邦彥說的,可是一件大事,我十萬大軍,一旦斷了糧草,這仗,可就沒法打了!”魏長忠見李邦彥離開之後,麵有憂色的朝著高浩說道。
“本衙內區區十萬人,都快要沒糧了,那耶律洪基四十萬大軍,糧草消耗隻會比本衙內更快,本衙內何須慌張。”高浩淡淡說道,“既然那耶律洪基要和我比消耗,本衙內就和他比比。”
“衙內,這敵我情況不同,耶律洪基此次前來,可是攜帶了大量糧草輜重,雖然消耗比我軍多,可絕對時間比我軍更長!”
“那倒未必。”高浩淡淡一笑。
同一時間。
幽州城外七十。
契丹八部黎部駐紮於此。
自從高浩進入了幽州城,不等遼皇下令,這黎部就馬不停蹄的朝著幽州趕來。
原因很簡單,這幽州,可是黎部的大本營。
萬幸的是,這高浩,根本沒有拿黎部族人做要挾的意思,黎部在幽州城居住的五千多人,已經陸續從幽州城離開,到了這黎部的駐紮之地。
雖然大軍在外,可黎部此次前來,糧草頗多,區區五千人的消耗,根本沒有放在黎部族長的眼。
隻要這些族人沒有出事,就是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