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隨著東北軍入關也已經有八年了,於整個東北軍來講,這八年都是顛沛流離的八年,在東北老家那種養尊處優的日子早就一去不複返了。
王清鳳被叫作王胖子那都是原來的事,現在他的大肚楠早就跑沒了,所以身材也是勻稱的。
而且由於他一直給他的姐夫旅長當後勤總管那吃的也是不差的,如此一來他的身體素質其實還是比一般士兵要強上一些的。
所以,就現在小跑起來,雖然他的身體素質比不上商震這些老兵卻也是比一般士兵要強上一些的。
都知道中國軍隊與日軍拚刺刀是處於劣勢的,拋去拚刺水平高低不論,中國士兵的體力趕不上日軍士兵那也是很大的一方麵。
人家日本兵吃什咱中國士兵吃的又是什?
如果把時下中國大地上的人類也比成一個食物鏈的話,那日軍無疑是處於最頂端的!至於中國士兵嘛,尤其是雜牌軍的普通士兵,與最底層的百姓相比也強不了多少!
這的原因一方麵在於,隨著日軍侵華所占的地盤越來越大,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越來越困難,而另一方麵卻還在於時下中國軍隊那種舊式軍隊的作風,那軍官少有不克扣下麵士兵軍餉的!
各級軍官逐級抽成層層盤剝,很多軍隊到了最底層的士兵那也隻是餓不死罷了。
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南京軍政部頒布了一項軍隊夥食標準,規定一個士兵每天能領到大米22兩或者粉26兩,肉類上有罐鄭濤肉4兩,幹茶2兩、鹹菜2兩。
由於時下一斤等於16兩,換算過來,也就是說每一個士兵每天可以吃上一斤半的大米。
就時下的中國軍隊要是能有實現這個夥食標準,那不說一個個的吃的油光滿麵的那在戰鬥行軍的體力上那絕對不會差的。
可實際上呢,時下中國就有位好信兒的營養學家深入國軍部隊進行了調查,得出來的結果卻是這樣的:
營養性浮腫和腳氣病的士兵隨處可見,大量士兵有夜盲症影響夜間作戰效能,超過四成的士兵口唇有炎症,超過四成的士兵肚子有蛔蟲,過半的士兵有齲齒!
而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吃不飽和營養不良。
而上述這些士兵還是屬於正式士兵,還不包括那些強拉來的壯丁!
所以說嘛,先人打鬼子不容易,動不動就說我們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可其中又有多少需要汲取的經驗與教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