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1125 帝國已老(1 / 2)  大清隱龍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翁同龢算是兩宮太後身邊的近臣了,作為清流領袖的他對大清國那是絕對忠心的,而滿人想統治數億百姓,也離不開清流們的歌功頌德,所以李蓮英再大的派頭跟老翁也是不敢用的。

「這話兒說的……翁大人咱們誰跟誰啊?您盡管說……」

「公公啊!莫非我眼睛花了?我記得剛剛進殿的時候,那道黃色帷幕明明是拉開的啊?怎現在回頭一看,又垂下來了?是不是您剛剛放下的,還是我這眼睛真得去太醫院瞧瞧去了?」

咕咚一聲,那是李蓮英咽了一大口口水,他嚇的都結巴了「我我我……我說翁大人啊?雜家沒得罪您吧?您可別要我的小命啊……」

「宮規矩那是多大啊!內外朝有別,黃色帷幕其實就代表一堵宮牆啊!那還能不放下來?我們要是這點事都忘了,還不全都送化人場生生燒死啊?您別嚇唬我……」

李蓮英不知道翁同龢幹嘛要說這樣的話,饒是這位大太監深諳平衡之道,非常善於隨機應變,但是他的腦子也沒有針對這種突***況的預案。

他讓老翁徹底給嚇懵了,他可以聽出朝中百官隨口說出一句話的潛台詞,但是今天老翁這句話他可實在是猜不出究竟是什套路了。

同樣害怕的還有老翁,他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也許這個紫禁城,真的有鬼!今天是個不詳的日子,明明已經千刀萬剮的石達開居然死而複生了,緊接著在養心殿又遇到了靈異的事件,難道大清真的氣運不夠了?真的鎮不住這些邪氣了?

翁同龢能夠肯定李蓮英是不會撒謊的,宮內的太監尤其是大太監,每走一步都萬分小心,因為無數人正企圖踩著他的屍體往上爬呢,垂簾聽政的帷幕忘記放下,這可是妥妥的殺頭罪過。..

現在唯一的解釋就隻能往靈異事件上想了,儒生其實也是相信鬼神的,孔子不就說過嗎鬼神一事存而不論。孔子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告訴他的學生,鬼神是有的,但是君主不用怕他們,存在而不必議論,自己行得正鬼神也會尊敬你。

儒家的思想理論還是在修身上,也就是要正心,翁同龢堅信當一個人擁有崇高的道德,能夠做到暗室也不虧心的話,鬼神見到都會向他行禮。

人之一生就是這樣,年輕時候火力壯鬼神不敢靠近,一旦年邁體衰再加上沒有德行相伴隨,鬼怪也就會找上門來了。

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當朝局蓬勃向上的時候,各路妖邪自然不敢作祟,但是一旦氣數變弱了,很多邪門的事情也就漸漸的多了起來。

就比如……女主禍國,或者白日見精見怪等等!

翁同龢拉著李蓮英的手裝作很鎮靜的笑道「沒事,沒事,今天我就是眼花了,一會我繞道太醫院去看看……」

「那個,我有一件事挺好奇的,我之前聽家下人們嚼舌根……他們說,紫禁城經常有……有鬧鬼的事情出現,是不是真的?」

「公公莫怪,我今天也是隨口一問,最近讀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多有感觸!」

李蓮英那是什人啊,插上尾巴就是猴兒!他知道翁同龢肯定在掩飾什,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和翁同龢沒有仇,甚至很多時候還相互幫助,所以他倒是沒有太過疑心。

「哎……大人您是讀聖賢書的,平日都不注意這種事情,但是我們在宮當差的人,那個沒聽過這樣的故事?」

「您知道嗎?西六宮中間的那個夾道,那就經常出事兒……有時候遇到電閃雷鳴大雨天氣,有人就看見過穿著一身前朝服飾的太監宮女排隊而過,看見你還衝著你笑呢……」

「還有啊,每到初一十五的時候,您可千萬別照井水去……有時候明明是枯井,卻在那時候變出一汪水

1125帝國已老

出來,而那些水麵上倒影的都不是你的影子啊……」

「別提了,這種事情宮太多太多……我聽老一輩人念叨,前明的時候每天從後宮拉出去的死屍都得有兩車,那時候宮的主子們對奴才是說打就打說罵就罵,一點小錯就要人的性命啊!」

「咱們國朝這還算好點呢,但是家大業大的,光紫禁城頭的宮女、太監就得小兩萬人,這多人住在一起,沒規矩那還行?所以打死幾個不聽話的,犯錯的那是一點都不稀奇啊!」

聽著李蓮英的嘮叨,翁同龢腦袋一個勁的發暈,最後他都不知道是怎走出的養心殿,當他站在外廷天街上,吹著西北來的冷風時,他終於下定決心了,這些鬼故事一定要爛在心,絕對不能對外宣揚。

「一個王朝啊!要是連點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