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開這個網址,在這搜大清隱龍看,才能幫到心淨。請選擇任何一個瀏覽器,用手打的方式輸入這個網址,然後收藏看書就好了。
一群騎兵簇擁著指揮官來到白拉奕城南,等到了之後莫哀才知道所謂驚奇的發現居然是一座大的嚇人的糧倉。
柵欄圍起來的是一望無盡的糧食堆,粗大的樹木搭起一個個三米高的台子,在台子上用竹席圍起來一個圓柱形尖頂的糧倉,這正是南洋最常見的屯糧方法。
尖頂還有竹席包括下麵三米高的木台,都是為了幫助糧庫度過南洋漫長的雨季。用匕首割開竹席,麵流出來的全是沒有脫殼的金黃色稻米。
「我的天,這大的一個糧倉估計能裝十噸稻米,這一片糧庫究竟有多少這樣的糧倉啊?老天爺啊,我都看不見頭……」
莫哀也愣住了「快派兵去搜索賬本,這一定有詳細的賬目記載……我的上帝,肖樂天他到底想養活多少人?這多的糧食不得夠北京城全城吃一年啊?」
晚清時期北京城的人口數量一直在80萬到100萬之間搖擺,就按照100萬的上限來計算,每個成年人每天的糧食消耗量在半斤左右,那一個月需要的糧食總量為15公斤。
一百萬人口的城市一個月糧食消耗量在一萬五千噸左右,當然這隻是災荒年間的基本數據,而平常人生活還要消耗大量的肉蛋禽菜,這樣折合成糧食數量就會翻好幾番。
肖樂天當然不會把滿清貴族們的驕奢Yin逸所浪費的數量算進去,肖樂天為中國人所儲備的口糧,就是以災荒年間滿足基本生存保障為前提的。
在肖樂天的計劃中,當全麵內戰爆發,或者有大規模的外戰爆發的時候,他的糧食儲備體係能夠給每個成年人每天提供半斤糧食,就足夠救命之用了。
肖樂天隻負責救命,想吃的更好,再加點肉什的,那就別做夢了。
賬本終於找到了,莫哀果然沒有猜錯,賬目上居然赫然寫著一行大字,直隸省常備糧倉,共計儲存稻米12萬噸。
「嘶!我的上帝!肖樂天居然這有錢?他居然有如此龐大的勢力?他到底是怎做到的?」
1177真正的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