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了,都把那些賣苦力的商人推到前台了……不過亞洲這地方就這古怪,中國人對糧食有一種很深的恐懼心理,肖樂天這是捏住了他們的脈啊!」
商業的基本原則,有買賣就必定會有對手盤,這個世界是二元對立的,和諧統一也對立矛盾。
你不看好紙幣的前景想辦法拋售,當價格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手盤則必定出現,你砸的價格越低對手盤也就越強大。
現在紙幣的信用其實就鎖定在那場戰爭上,肖樂天勝利了則紙幣立刻能恢複到原有的信用和購買力上,那之前廉價拋售的人豈不是虧死了。
如果俄國人勝利了,南票的信用立刻清零,抄底資金隻能是全軍覆沒,那些高位出手紙幣的銀行家們則大賺。
現在紙幣的購買力已經腰斬一半,對手盤終於開始行動。
在整場危機中,很奇怪的是江南地區平日最容易波動的糧食價格,此刻卻沒有太明顯的波動,雖然很多糧商也都想在這場危機中大賺一筆,可是萬萬沒想到琉球方麵居然提高了稻米的供貨量。
別說江南是魚米之鄉糧食都能自給自足,那純粹是人們的一個誤解,在明朝中葉之前流傳的諺語是‘江南熟,天下足!那時候江南的糧食產量絕對是整個中國糧食安全的穩定器。
可是到明朝末年,江南工商業發達之後,糧食產量卻是逐年下降的,因為大量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更賺錢的行業中,比如瓷器、絲綢、茶葉,他們已經不耐煩賺糧食那個緩慢的辛苦錢了。
所以明末到清朝中期,民間的諺語又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兩湖和兩廣地區的糧食產量對帝國來說則更加重要,隻不過百姓傳統的心理意識不太好改罷了。
至於到現在,江南還有兩湖、兩廣地區豐收不豐收已經沒多大的作用了,天下糧食安全已經全看琉球,而琉球則全看南洋。
1185血腥財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