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學而篇第一15-16(1 / 1)  徐力大多吉解論語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

【1-15】

子貢曰:“貧【1】而無諂【2】,富【3】而無驕【4】。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5】,富而好禮【6】者也。”

子貢曰:“《詩》【7】雲:‘如切【8】如磋【9】,如琢【10】如磨【11】。’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12】而知來者【13】。”

【注釋】

【1】貧:這指吃的穿的用的不足。

【2】諂:不符合事實的話。有兩種:第一種,光挑好聽的說,說假話,貶低自己抬高別人,討別人歡心,以獲取好處,達到少勞多獲、不勞而獲的目的。第二種,對著一個人說這個人不喜歡的人的壞話,以討這個人的歡心,以獲取好處。

【3】富:這指家東西多,充足有餘。

【4】驕:馬大為驕。引申為,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大,自以為自己比別人高貴,自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自以為自己比別人重要,自以為自己比別人了不起,霸道蠻橫,不講理。

【5】樂:這指接受,不怨恨,快樂。

【6】好禮:遵守法律法規規章製度。

【7】《詩》:原指用言語講出時(天地規則)的過程。祖宗們把他們對人生宇宙的真理性認識用人的語言表達出來,叫詩。這指《詩經》,即古人把他們對人生宇宙的真理性認知以押韻的書寫方式表達出來的詩歌總集。

【8】切:用刀斷,用刀割開研究,切開,剖析。

【9】磋:磋一磋,把粗糙的部分慢慢磨掉。

【10】琢:雕琢,雕刻。

【11】磨:打磨,大的變成小的,使其細致。

【12】告諸往:向祖先匯報,告慰祖先的在天之靈。告:古代傳遞信息,在樹上掛個東西告訴大家信息,叫告。古代人使用度量衡交易完以後,發個聲問一下:怎樣?接受不接受?也叫告。古代主持公正平等的君做的不合適,君的幫手(相、臣等)提出不同的見解,也叫告。所以,告有告訴、告知、反駁、不同意的意思。這指告訴。諸往:過世的祖先。

【13】知來者:使來者知,使子孫後代懂道理,為後代指路。知:使…知。來者:後來的人,子孫後代。

【譯文】

子貢說:“一個人雖然貧窮,卻不為了擺脫貧窮而進諂言。一個人雖然富足,卻不自以為了不起,不霸道蠻橫。這樣的人,怎樣呢?”

孔子說:“這樣可以。但是,貧而不諂,不如接受貧窮,不生怨恨,不如貧窮狀態下也快樂。富而不驕,不如富足而遵守法律法規規章製度。”

子貢說:“《詩經》上說:做一個工具,要經過切開,剖析,再磋一磋,再雕琢雕刻一下,再細細打磨打磨,慢慢才能做好。我們人類認識真理真相,我們做人,不也是這樣一個慢慢認識,慢慢找到正確道理、正確方法的過程嗎?”

孔子說:“是啊,是啊,我從現在起,可以與你談論《詩經》了。你可以去向祖先匯報了,可以告慰祖先在天之靈了。你可以給子孫後代指路了,可以做子孫後代的導師了。”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3】,患不知人【4】也。”

【注釋】

【1】患:一串心,七上八下,心不安,反複考慮,憂慮,心有恐懼,擔心。

【2】人:這指,自己以外的與自己一樣的有一個人形肉身的同類。

【3】不己知:不知己,不了解不理解自己。

【4】知人:知道什是人,明白怎做人。人:關於人的一切,即人是什,人從哪來,來幹什,死了到哪去。

【譯文】

孔子說:“我們不要擔心別人對自己不理解。我們需要擔心的是,自己不知道人是什,不明白怎做人。(真正地明白了人是怎回事,就會明白別人不可能理解明白自己,有且隻有自己才能理解明白自己,這樣怎還會去擔心別人對自己不理解呢?)”

上壹章 目錄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