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怨言,本來給他們分紅的錢如今都由趙愛國支配,誰知道這裏面有多少用來進貨了,又有多少是被他們老趙家給昧下了?
趙支書目前還真沒有這個心思,當然從長遠來看他是有這個打算的,以後廠子完全由趙愛國運作了,那多少不是他家的?
至此揚大隊長和趙支書的隔閡越來越深。
趙愛國其實是不贊成他爹這樣做的,可他內心裏也想廠子能不依賴他人獨立發展,所以跟着傅家合收貨他非常地賣力。
本來都是這片土地長大的,對山貨和人蔘,趙愛國也是天生識貨。
但跟傅家合走了一遭才發現,沒那麼簡單,拿貨、識貨、壓價,每一環都要跟人打交道。
他是村裏的隊長,管理人他在行,可你出了村誰拿你當回事兒?有時候靠的是“個人魅力”。
傅家合在村裏不言不語,可出去收貨,他話雖然不多,但每個字都說到點子上。
很輕鬆就能拿捏住別人,讓別人不敢含糊,也不敢漫天要價。
趙愛國自認,這種東西與生俱來,他也在學,可總是達不到傅家合的效果。
另外,傅家合對趙愛國也沒有藏着掖着,有時候也會幫忙,保證讓趙愛國帶出來的錢,都能收到品質最好的貨。
收貨還好說,把貨賣到南方,趙愛國就完全沒有經驗了。
他第一次跟着傅家合出門,臨走前趙支書還領着他去哈市買了一身像樣的衣服,但趙愛國走出去還是發現自己太“土”了。
各方面都是,見識不夠,能力、談吐就跟不上,明明年紀比傅家合大,但跟在他身邊就像是一個小弟。
反觀傅家合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怯場,泰然自若地處理一切。
返鄉的路上,趙愛國感慨道:“家合,這一趟跑下來才覺得有些錢不是什麼人都能掙的,你哪學來的這身本事?”
“陸晚禾那兒?”
“什麼?”
“她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