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第544章 禁海令(1 / 2)  穿書之忠毅泰安侯府老太君home

typeface: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

內閣首輔曾承業今年已經年逾六旬,歷經了高宗、武宗,乃至今朝,可謂是三朝元老,一向自恃能準確摸清皇帝心思他,此時也是深感無奈,實在是太上皇不按常理出牌,無法按照常理推敲。

就說最近太上皇親自任命的一位內閣大臣,還有翰林院的幾位翰林。

太上皇他就改非進士不入翰林院的規矩,提拔了幾位在朝爲官多年的老人,但只是舉人功名的臣子進入翰林院,其中僅有一位是同進士出身,但好歹是進士,其餘的可真是開了歷朝歷代的先河了。

就在曾首輔還在琢磨着太上皇是何用意的時候,太上皇開口問了。

“曾首輔,你說江浙行省、嶺南行省已經開海一段時間了,但現在纔上來摺子,你說他們是何用意?是在逼迫朕嗎?還是說,江浙嶺南兩行省已經不在朕的管轄之下了?打算割據一方不聽朝廷號令了?”

太上皇這看似比較平淡的問話,卻驚的內閣和軍機處的衆位大臣那是汗流浹背。

他們絲毫不懷疑,若是兩省總兵和總督不拿出個合理的解釋,那麼,這兩省四人怕是難免要重蹈往日覆轍,尤其是太上皇還提到了‘割據一方’‘不聽朝廷號令’這相當於叛國的話,若真的坐實了,這才平靜一兩個月的兩省,難免要平生波瀾了。

曾首輔正在心中打着腹稿,打算好好的向太上皇說說情況,不要遷怒兩省總督總兵。

拋開兩省總督是自己好友的身份,自己不願意看見兩人身首異處,最重要的是這一省總督實在是事關重大,非常人能勝任,再殺下去,可就真的人手不夠了。

但還沒等他開口,新任軍機大臣浦良駿就上前拱手嚴肅說了聲“陛下,臣有話要說!”

“說!”

“是,陛下,這江浙和嶺南兩省是平北、平西、平南三軍的重點監察省份,這兩省軍隊現在絕對在陛下您的掌控之中,絕對不會發生您說的,‘割據一方’‘不聽朝廷號令’的事,若真的有,駐紮在兩省的兵馬,絕對以陛下您的意志爲主,消滅一切不臣服者!”

浦良駿說着看着太上皇的臉色也是有些柔和,朗聲說道:“此外,陛下,嶺南行省總兵是原先東宮禁軍統領梁堯,江浙行省總兵是平西將軍屈定山,同樣對陛下您忠心耿耿。”

“兩省軍隊在手,無論是誰想搞事,數萬將士是不會同意的!”

上方的太上皇聽着浦良駿這嚴肅的話,嘴角不經意間揚了起來,似笑非笑的看着浦良駿。

心中也在想,是誰說這人是個莽夫的?這不是就着急想要解釋清楚,開海這事不關兩省軍隊的事,與軍機處無關,自己要降罪也只能找內閣和兩省總督府的事兒,還真是個妙人啊。

太上皇並沒有將浦良駿的小心思放在心上,畢竟人非聖賢,只要不足輕重無關大雅,又能如何?

他看着浦良駿“嗯”一聲,沒有說什麼,直接看向了曾首輔沉。

“既然不管兩省總兵府的事,那麼就是你內閣和總督府的事了,曾愛卿,朕有些好奇,兩省總督府不掌兵權,總兵府更是隻有統兵之權,無調兵之權,既然他們開海了,那麼海上的海匪強盜是如何處置的?”

“難不成只要遇到海匪強盜就投降人數,將海船貨物拱手相讓?”

“還是說,總督府自己招募了府兵,或者,是那些出海的商人私自打造了甲冑兵器,招募男丁以護衛之名出海?嗯?能不能給朕一個解釋?”

曾首輔聽着太上皇這話也顧不得規矩了,忙擡頭解釋說:“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總督府未得朝廷允許不得私設府兵,這是明文規定,發文天下的,兩省總督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一定不會犯這殺頭的罪的。”

“至於那些出海的商賈之家,以護衛之名手持刀劍這是有可能的,畢竟出海難免遇到海匪強盜,定然不能將海船和貨物拱手相讓。”

曾首輔知道此事已經不能再瞞下去了,到了非解決不可得時候了,哪怕冒着落得個不敬太宗得名聲,也必須讓太上知曉。

太上皇幾次三番的提出那足以即刻斬殺,甚至是誅九族的罪名,可見心中已經起了殺心了,但兩省確實是有苦難言,俗話說靠山喫山,靠海喫海,這漁民不出海難不成要活生生的餓死嗎?

曾首輔想到這兒當即便心下一橫,擡頭看着太上皇沉聲說道:“陛下,臣知道私藏甲兵,即視爲密謀作亂,乃不赦之罪,但這也是無奈之舉啊,請陛下聽臣細細解釋。”

太上皇聽着曾首輔這麼說,臉上還是先前那淡然的模樣,。

上壹章 目錄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