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鑒寶狂少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看到書聖王羲之的《大道帖》,陸飛興奮的幾近瘋狂。
平複下心情,陸飛再次靠近,一寸一寸的欣賞起來。
這幅貼為硬黃紙本,長二十八公分,寬八公分出頭。
整幅貼隻有兩行十個行草書,寫的是“大道久不下,與先未然耶。”
字幅內外有“潞王之寶”、“韓逢禧印”、“張篤行印”、“米萬鍾”、“儀周鑒賞”等印。
並有元趙孟頫、明朱之蕃、清張照的題跋,從中可知其流傳的蹤跡。
其中趙孟頫跋雲:“梁武帝評書至右軍,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此帖是已。
諸家刻中皆未之有,世間神物,豈默有靳惜者,不欲使濫傳耶?
將好事猶未至也,有能礱片石刻以傳遠,仆願供摹拓之役。
屬奔走南北,此事殆廢,不知何時果此緣也?至元丁亥九月七日題。孟頫。”的字樣。
《大道帖》在右軍草書中,最為突出,後人稱它為“一筆書”。
明張醜《清河書畫舫》雲:“老筆紛披,所謂一筆書也。”
十字中,前五字一筆聯綿,次兩字聯綴,複次兩字又鉤聯,最後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直下,控製尺幅的空白。
強作一筆書的人,往往有做作裝逼之嫌。
而王羲之此書則如天際行雲,宛若遊龍,彌足珍貴。
又欣賞了好一會兒,陸飛這才把目光移開。
把《大道帖》翻過來看了看裝裱情況。
總體來說,保存的還算完好。
既然還可以,就盡量不要折騰。
萬一失手了,那可是大罪過。
陸飛找來噴壺,在《大道帖》上均勻的噴了一層保護劑,小心翼翼的請到一邊自然陰幹。
隨後把另一隻畫筒拿了過來。
打開蓋子聞了聞味道,絹本獨有的味道,讓陸飛眼睛就是一亮。
把絹本畫軸倒出來,看看裱褙,典型的北宋裝裱風格。
解開綁繩,慢慢將畫軸展開。
當畫麵展開一半,陸飛徹底瘋狂了。
“我滴媽耶!”
“《瀟湘竹石圖》,大胡子的畫?”
“我的天啊!”
“過年了,真是過年了呀!”
“這個新年禮物,實在太牛逼了呀.......”
第一幅見識到了書聖王羲之真跡,陸飛極度瘋狂。
拿起這個畫筒的時候,陸飛心情卻平靜了很多。
因為陸飛絕對,沒有什能跟《大道帖》相提並論了。
即便是看到北宋絹本,陸飛都沒太過激動。
但是畫麵展開,陸飛卻直接傻眼了。
因為,這他媽竟然是蘇大胡子蘇東坡的畫,《瀟湘竹石圖》。
蘇東坡可謂是多才多藝,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但人們記住更多的,確是蘇軾在詩詞與書法上的造詣。
至於忽略了蘇大胡子的繪畫水平,不是因為畫的不好,而是畫的太少了。
這幅《瀟湘竹石圖》為橫軸,長一米出頭,寬三十公分。
這幅畫采用長卷式構圖,以湖南零陵以西的瀟湘二水合流處為背景。
畫麵上景物不多,隻土坡一片、石頭兩塊、疏竹幾叢;“左右煙水雲山,渺無涯際,恰似湘江與瀟水相會,遙接洞庭,景色蒼茫”。
畫卷之末,題有“軾為莘老作”字樣。
蘇軾繪畫喜作枯木竹石,所作之物象,多形象簡練卻寓意豐富。
作畫用筆頗具書法意味,為後世文人畫“書寫化”用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枯木之外,蘇軾十分喜愛竹子,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句。
蘇軾畫竹初師文同之法,但蘇軾所作之竹“大抵寫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畫創作風格。
這幅圖利用近水與雲水、蹲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強烈的對比作為畫麵的焦點展開描繪。
畫麵自遠至近而又及遠,繁簡、大小、疏密、動靜等布局合理,段落分明,層次豐富,結構嚴謹。
同時以瀟湘二水的交匯點為中心,從而使畫麵出現驚濤拍岸般的高-潮。
圍繞這個高-潮,畫麵演變出此起彼伏的煙水雲山,和寬敞延綿的瀟湘二水使人心境開闊,寧靜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