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生活條件依舊無法保障,更別說那些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的農耕人家。飲水不幹淨,蟲疾就不可能完全打掉。無法治本,隻能先治根。
沈棠將此事交給了醫署。
醫署醫士想在這方麵深耕都能上奏撥款。
沒想到,竟是祈妙先開這個頭。
她翻遍現有的醫書言靈,也找出幾副驅蟲藥方。隻是這些藥方時靈時不靈,效果好壞不同。是劑量問題?還是蟲疾也有分類?不同蟲類、不同位置的蟲疾,藥方也不同?
祈妙目前主攻的課題是蛟。
蛟者,蛔蟲也。
這也是蟲疾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更是諸多孩童都容易患的。祈妙萌生這個念頭,還是因為善堂仆婦說有孩子患蟲疾,有可能是蛟。當時祈妙不在王都,在外行醫,仆婦隻能找了其他鈴醫,那人給開的湯劑有點用,但孩子上吐下瀉不止,虛脫了好幾日。
祈妙路過看了一趟。
應該是劑量大了。
於是,她上門找到那名鈴醫。
對方還以為祈妙是來算賬的,一問才知對方是想要具體藥方。鈴醫十分為難,這可是自己吃飯的傳家寶。祈妙出手大方,不僅開了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數字,還允諾他,自己可以給他一個去王都醫署名下醫館當學徒的機會。
學徒期間,包吃包住還有酬金。
鈴醫當即就賣了藥方。
藥方之中需要一種蛔蒿。
蛔蒿五至六錢,研磨成粉,加酒一兩,浸泡一夜,取其清液,蒸煮之後再讓患者空腹服用,最後隔一段時間再服用四錢芒硝。這是成人的用量,若是孩童可以酌情減輕。
減多少,用多少,全憑感覺。
這一副藥方多有塗改之處,有些東西鈴醫也湊不齊,隻能用藥效類似的替代。殘卷中說的蛔蒿他找不到,據說用那種蛔蒿效果更好,反應也會更小。祈妙隻能自己翻醫書了。
尋找這種蛔蒿在哪。
若能將種子尋回,再大片種植……
康國孩童將無懼蛟了。
祈妙打算一份奏疏,申請這筆撥款。
不過,王庭這邊把控比較嚴格,撥款不是那好申請的,祈妙要用足夠的病例以及長篇大論去作證自己的設想。主上性格嚴謹,最恨弄虛作假騙她經費的人,抓到就砍!
祈妙為此準備了許久。
沈棠聽完公西仇完整轉述:“你說蛔蒿?這東西康國境內找不到的話,可以再往北,北漠境內應該能找到。要還找不到,可以讓君巧去找魏元元問一問,或有線索。”
蛔蒿生長在氣候幹旱地區。
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最適宜生長。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惡謀天天不幹人事,平生唯愛養貓,惡謀女兒天天想著行醫救人,熱衷收養棄嬰,父女倆也算互補了。
公西仇道:“大哥說族地有,不用找。”
沈棠:“……”
這可真是眾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目標就在身邊啊!沈棠問:“大祭司又回去了?這次身邊有跟著人吧?不然他又得迷路。”
公西仇:“帶著人呢,浩浩蕩蕩千人。”
“取個種子,不需要這大陣仗吧?”
跟幾個向導輪班指路就行了。
“目的地又是你們族地,也不宜暴露。”
沈棠善解人意,方方麵麵都考慮到。
正所謂,好人有好報,她的善意下一秒就收到了反饋。公西仇道:“這陣仗還大?大哥原先說要三千人的,隻是你身邊的褚無晦不答應,三千人都能攻打尋常郡縣了。”
“要這多作甚?”
公西仇道:“自然是搬空遺產。”
沈棠:“遺產?”
公西仇:“給你的。”
︿(︶)︿
棠妹:天降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