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些僧人下山出乎无奈,那一个不致怨一声?人多怨多,却就掠动了五台山清凉寺里的那一位讲典的碧峰长老。长老正在升座玄谈,信风到了,长老便知其情,心里想道:“摩诃僧祇果真有此厄会,我若不行,佛门永不得兴起。我原日为甚么来住世也?”即时按住经典,吩咐提科的殿主上来:“你可对众僧人说,好好的看守祈场,我往南京去走一遭来。”只见左善世、右善世、左阐教、右阐教、左讲经、右讲经、左觉义、右觉义、正提科、副提科、正住持、副住持、正僧会、副僧会、正僧科、副僧科、正僧纲、副僧纲、正僧纪、副僧纪,个个说道:“老爷经典正讲在玄妙之处,弟子们实指望拔离苦海,永不蹉地狱之门,怎么今日要去?”又只见一切比丘僧,一切比丘尼,一切优婆塞,一切优婆夷,四众人等,人人说道:“老爷经典正讲在玄妙之处,弟子们实指望拔离苦海,永不蹉地狱之门,怎么今日要去?”又只见徒弟非幻、徒孙云谷也说道:“走千家不如坐一家,怎么又向南京去?”碧峰长老道:“你们不须挂牵,我快去快来也。”众人说道:“老爷此去几时来?”长老道:“往还只好两三个日子。”怎么五台山走到南京,往还只要两三个日子?原来碧峰长老是个古佛临凡,金光起外便行,金光按下便住,故此与凡人不同。众人说道:“老爷若去,弟子们度日如年,两三日也难捱了。”长老终是去的心胜,更不打话。你看他头戴的圆帽,身穿的染色直裰,腰系的黄丝细绦,脚蹬的暑袜禅鞋,肩掮的九环锡杖,金光起处,便早已离了五台山,顷刻里就到了南京上清河。举头一望,好个南京,真个是龙蟠虎踞,帝王之都。有一曲《帝京瞻望词》为证,词曰:
汉室金陵吴建业,盘逡百里帝王国。
三山二水壮皇图,虎踞龙蟠旺地脉。
钟陵佳气郁葱葱,万岁嵩呼遗剑弓。
紫雾寒浮山月晓,红云晴挟大明东。
巍峨阙殿隐灵谷,星列辰分环辇毂。
天上清虚广寒宫,人间玉藻琼枝屋。
阅江楼下抚红泉,鹳鸟台上眺青天。
分服不殊周镐洛,授时犹守舜玑璇。
主家戚里连朱户,执戟三千食帝禄。
长扬校猎疾飞云,熊馆驱驰如破竹。
钟鼓堂皇肃未央,严更跸道俨周行。
带砺共盟千古石,金瓯永称万年觞。
此时天予尊文教,求贤直下金门诏。
草茅愿策治安书,葵曝敢挥清平调。
石渠天禄宛蓬瀛,经筵御日对承明。
作赋未能遭拘监,注书甘自老虞卿。
吁嗟世人嗜竽不嗜瑟,真赝缤纷谁鉴别?
安贫独有子云贤,寂寞玄成聊自适。
世事湛浮似转丸,由来先达笑弹冠。
咫尺君门远万里,令人惆帐五云端。
又有《狮子山》《清凉寺》二律诗为证:
万仞颠崖俯大江,天开此险世无双。
苻坚小见堪遗笑,魏武雄心入挫降。
一统舆图新气象,六朝形胜旧名邦。
题诗未觉登临晚,笑折黄花满酒缸。
不用芒鞋竹杖扳,肩舆直到翠微间。
生逢王气千年地,秀拔金莲一座山。
佛殿倚空临上界,僧房习静隔尘寰。
传杯暂借伊周手,且放经纶半日闲。
却说长老到了南京上清河,按下金光,竟投双庙儿落下。此时已自三更天矣。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