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楊公社公安不只抓了方軍,也控制了董大志。
方軍沒有證人,董大志那段時間也沒有。
而且從他們幾人的關係來看,董大志殺人的動機最大。
從柳樹村知青的口供來看,方軍明顯已經對陳芝蘭死心了,這沒必要爲了這樣一個人失去大好的機會。
但這都是從理智分析的角度,誰也說不準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每一個兇手都這麼理智的話,這世間也就沒有那麼多命案了。
據亮河村知青的說法,董大志知道陳芝蘭被妹妹叫走之後,隨即衝了出去,大家當時都默認董大志去柳樹村找陳芝蘭了。
“你們爲什麼都這麼肯定?”公安問。
範小翠道:“我們聽見陳芝華說方軍返城的事,猜到陳芝蘭一定是去找方軍了,董大志比我們更瞭解陳芝蘭所以……”
“但他說沒去對嗎?”
“是的,他說沒追上陳芝蘭,所以去昌楊供銷社給陳芝蘭買喫的去了。”
範小翠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出賣了她的回答。
公安問:“你不相信他說的?”
這種話範小翠不敢亂講,只是說出了心中的疑問。她跟公安講了,自從上次董大志和方軍打架鬧到柳樹村,董大志對陳芝蘭就變了。
“怎麼變了?”
“變得沒那麼好了吧,或者說看着沒那麼在乎了。”
“所以你覺得他說去供銷社給陳芝蘭買喫的不正常?”
範小翠點了頭點。
公安詳細記下來,也詳細記下董大志買的東西,然後去昌楊供銷社打聽了一下。
供銷社的人記得董大志,因爲這個人態度特別的傲慢,還跟售貨員發生了口角。
“哪位?你叫過來。”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的小姑娘走過來,她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還有些膽怯。
得知公安的來意後,小姑娘才全盤托出:“那個人買什麼東西都要念叨一下給他女朋友買的,很討厭。”
公安拿出從他檔案中獲得的照片問:“你確定是這個人吧?”
“確定,他的眼睛讓人印象深刻。”
“來的時間呢?”
“快下班的時候。”
公安的手一頓,這比知青和董大志本人說的時間要晚。
小姑娘想到什麼突然又道:“你這裏少了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
“背心,他還買了一件白背心。”
這是一個重大線索,董大志有所隱瞞一定是有原因的,他們又去了公社國營飯店。
但那裏面沒人見過董大志,雖然沒人見過,但他們也不敢肯定就沒見過。
按董大志說的時間那是飯點兒,人來人往,如果沒有特殊意外不會單獨關注某個人。
公安又返回亮河村,詢問大家董大志昨天穿的白背心。
男知青猶豫了一下,因爲隔壁就是女知青,所以他們除了睡覺,很少在屋裏直接穿着背心。
一個男知青道:“我晚上沒見他穿新的背心啊。”
公安翻出了董大志所有的行李,在包裹的底下翻出了那件新背心。
他們把東西舉到董大志的面前讓他解釋原因。
“什麼原因,我買東西的時候,順便買了一件背心有什麼奇怪的?”
“那你故意告訴錯誤的時間又是什麼目的?”
董大志伸出胳膊:“同志,我又沒有表,沒說出準確的時間這也沒什麼嘍。”
公安拍了一下桌子:“放肆,這就說明你在陳芝蘭被害的時間段存在作案的可能。”
“同志,您也說可能,按這樣說,這個時間段找不到人證明是不是都有可能?陳芝蘭是去找方軍,你們不去抓他爲什麼揪着我不放。”
“方軍已經死了。”
董大志聽見方軍死了,先是震驚,然後出現了他自己也無法理解的心情——無趣,好無趣。
他懶洋洋地道:“那不就結案了,他一定是畏罪自殺。”
公安又拍了一下桌子:“嚴肅一點。”
接着他們說了自己的推斷:董大志跟隨陳芝蘭一直到柳樹村,他看見了陳芝蘭央求方軍帶她一起返城。
懷恨在心的董大志在陳芝蘭回亮河村的路上,尾隨姦殺了她。
做這一切時,董大志故意脫了外衣,但血弄髒了背心所以他去供銷社時又買了一件。